2019 开源现状

2019-08-02

本博客所有文章采用的授权方式为 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谢谢。

声明:
本博客欢迎转发,但请保留原作者信息!
新浪微博:@Lingxian_kong
博客地址:孔令贤的博客
微信公众号:飞翔的尘埃
知识星球:飞翔的尘埃
内容系本人学习、研究和总结,如有雷同,实属荣幸!

这篇文章是对 Thierry Carrez 在近期写的一系列博客的总结,其实当我刚读完这几篇博客的时候就想翻译成中文,因为我很同意文章的观点,毕竟是大佬亲自写的,就想帮着传播一下。但想了想,翻译并非我的强项,而且纯粹的英文翻译我总觉得有些 low,因为真正有兴趣的读者其实大都是懂英文的,再翻译成中文有些费力不讨好。我看网上的翻译文章一般都是直接找原文链接,因为我知道很多技术文章的翻译者本身可能并不懂技术,以至于翻译出来的文章读着特别别扭,而且一对一翻译,往往会失去原文章表达观点的精髓。但后来,我还是决定写这么一篇文章,但只是对原博客的归纳总结,也顺便加深一下自己对开源理解。

先说说 Thierry Carrez 这个人吧,我跟他不熟,只是在 OpenStack 峰会上见过几次而已。他是从我接触 OpenStack 到现在所熟知的几个大佬之一,在 OpenStack 社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现在的职位是 OpenStack 基金会的 VP,之前干过 OpenStack Release Lead,OpenStack 技术委员会主席等。

下面的内容是完全来自于 Thierry Carrez 三篇博客,我仅做归纳总结。

开源到底有什么好处?

  • 首先,开源意味着免费,这里的免费仅仅是对产品或服务提供商而言,最终用户看到的是经过商业包装的产品或者享受商业化服务,用户是需要付费的。
  • 对于工程师而言,开源意味着“可用”,你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对一款开源软件进行试用、评估以及产品化。
  • 对于使用开源的产品或服务提供商而言,意味着产品或服务的“可持续性”。因为一款开源项目一般由多个厂商共同参与、共同维护,这样可以避免使用独立厂家提供的产品带来的锁定和未来产品演进的不确定性。
  • 对于使用开源的产品或服务提供商而言,投身开源,也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商业诉求。同时,在开源届的投入和表现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 对于参与开源的个人来说,加入相关的公司更容易也更能发挥出自身价值。
  • 往大了说,开源是对抗巨头垄断的有力武器。开源的目的并非是干掉巨头,而是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 再往大了说,开源的存在,极大提升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效率。在软件吞噬世界的今天,“避免重复造轮子”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如果没有开源,这永远是一句空话。
  • 开源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开源打破了社会固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模糊了两者的界限,予以消费者“解开神秘面纱”的能力。

畸形的开源

从 80 年代末开始的自由软件运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20 多年,开源软件已经无处不在,手机、电脑,电视,汽车等等都有开源软件的影子,甚至连原来在闭源金字塔顶端的企业(是的,微软,说的就是你),也都全面转向开源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看似开源已经成功了,是么?非也。

如今的很多所谓的开源都是畸形的。比如很多软件虽号称开源,但实则是由一家厂商控制,无人参与,也不给机会参与,开源只是这些厂商给自己立的贞节牌坊而已;再比如一些看似很成功商业模式,一款软件同时提供开源版本和收费版本,用户要想使用高级功能就不得不掏钱,而在开源社区一旦有其他人提出这些高级特性的开源实现时,随之而来的就是被拒绝甚至打压……所有的这些,都已经背离了开源的本质和精神,阻碍了开源社区的健康发展。

如何改变现状?

统一。统一认识,统一定义。

已经有一些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跳出来“创造”新的开源许可,以增强自己对于开源项目的控制力。我们需要一些组织机构比如 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 站出来统一各方,在原有的开源框架下,定义清晰的开源产品模型。开源布道师、开源爱好者、开源倡议者等等,需要联合起来,坚守信念,统一发声,打破“开源垄断”,以还人们一个真正的、自由的开源世界。

文章赞赏

赞赏码

文章评论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章节列表